1
《等待戈多》首演于1953年,其作者塞缪尔·贝克特是一个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
贝克特的思想,通常被归为“存在主义”;
然而就连“存在主义”的创始者,都不认同把自己的哲学思想称为是“存在主义”。
以《等待戈多》为代表的戏剧风格,通常被称为“荒诞派戏剧”;
然而这个名字也不是这些“荒诞派”剧作家起的,所以贝克特认不认同自己的戏剧是“荒诞派”,可能也值得商榷。
但是总而言之,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部剧好不好看,有不有趣。
2
《等待戈多》一共出场了五个(或者六个)角色:
Vladimir,简称叫做Didi(迪迪);
Estragon,简称叫做Gogo(戈戈),二人是朋友,也是等待戈多的主角;
Pozzo,普佐可以看成是一个奴隶主;
Lucky,普佐的奴隶幸运儿;
Boy,Godot戈多的传话人。
一般认为,这几个人物都有具体的象征含义;
但是关于他们到底象征的是什么,作者都不愿意给出明确的回答。
不过,如果有一个思考的起点,确实会让本剧中许多看起来意义不明的情节有趣起来;
所以我不妨随便说说我所相信的象征含义。
3
这部剧的总体故事非常简单,先说第一幕戏:
两个流浪汉迪迪和戈戈在等待戈多,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谁,从来没有见过他;
但是相信戈多一定会来,并且会拯救他们。
二人虽然是流浪汉,但是却戴好帽子穿好靴子;
戈戈嫌靴子不合脚,脚疼得走不了路,所以把靴子脱掉了。
二人无聊地闲谈,谈到《圣经》中的一个故事:
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有两个窃贼和救世主钉在一起;
其中一个窃贼嘲笑耶稣救世,另一个则说自己相信耶稣,恳求得到救赎;
于是耶稣说,那个相信我的人死后必上天堂。
之后,迪迪和戈戈又遇到了普佐和幸运儿;
普佐看起来富有又蛮横粗暴,幸运儿则十分悲惨,背负着所有食物和行李。
两个流浪汉既为幸运儿感到不平,又屈服于普佐的权力和财富;
他们给幸运儿戴上帽子,他就开始表演“思想”。
几人交谈之后,普佐又驱赶着幸运儿离开了。
天色晚了,一个男孩到来,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会来;
男孩说自己从没见过迪迪和戈戈,但是昨天也有一个男孩前来说了同样的话,于是男孩说自己还有一个兄弟。
男孩走后,两个流浪汉依然停在原地等待戈多。
4
第二幕开始,迪迪和戈戈又来到这里,昨天背景中的一棵枯树长出了几片叶子;
二人见面之后,依然在无聊地闲谈,但是戈戈似乎对所有事情都记不清楚。
迪迪发现了昨天戈戈脱下的靴子,戈戈穿上后,觉得很合脚;
二人继续闲聊,又遇见了普佐和幸运儿。
但是这时的幸运儿已经变成哑巴,普佐则变成瞎子,摔倒在了地上;
普佐求救,但是二人似乎想救他又拿不定主意,踌躇很久终于携手把他拉了起来。
普佐走后,男孩又来了;
他依然说戈多明天一定会来,依然说自己不认识戈戈和迪迪,依然说自己还有一个兄弟。
男孩走后,两个流浪汉继续停在原地等待戈多。
5
首先,戈多一般象征上帝,这是普遍的解释,也是最合理的;
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上帝的救赎,当然,也可以引申为等待别的不论什么人的救赎。
迪迪和戈戈象征全人类,二人不同的性格或许象征着人类的不同面;
二人戴的帽子象征思想的能力,靴子则象征行为的能力;
因此只要给幸运儿戴上帽子,他就能表演“思想”,而一旦靴子不合脚,就难以前进。
普佐,有些人认为他象征命运,因为他自己多次提到自己就像是命运之神;
我完全不赞同,因为假如一个角色在台词里就说了自己象征什么,那就失去了解读的意义。
我认为普佐象征欧洲,或者象征西方文明;
他觉得自己像是命运之神,是在影射西方帝国主义的沙文主义和普世价值观;
而他在第二幕失明,则是象征欧洲在二战之后陷入黑暗和迷茫。
那么自然,他的奴隶幸运儿,可能就象征着被奴役和殖民的其他世界;
不过进一步说,也可以象征着被西方文明所统治和消耗着的地球,以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和财富。
普佐压迫幸运儿,就是在压迫和剥削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背负着自然给予人类的所有美好事物,但是我们对于它们毫无感激之情。
(更加讽刺的当然是基督教徒在吃饭之前,还会祷告感谢上帝赐予食物,然而正是这些上帝的信仰者对这个世界的馈赠大加掠夺)
关于男孩的象征含义,我的解释可能是最为偏激的:
我认为男孩象征戈多的孩子,也就是上帝之子,耶稣;
他每天前来,但是既不救赎人类,又让人类怀抱着“戈多明天准来”的虚假的希望;
基督教中所谓的“救世主”,和上帝一样,对于人类的迷茫和不幸坐视不理。
因此,等待上帝、耶稣、或者其他任何东西的救赎都是不可能的;
戈多永远不会到来,能够救赎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象征人类的Gogo和Didi连起来,同样是God(上帝);
如果戈多不来拯救人类,那人类就应该团结起来,一同自救。
这也是《等待戈多》的根本主旨。
6
当然,实际上这部剧还有很多细节,我十分建议看看整部戏剧,大概也只有两个小时左右;
如果只读剧本本身,就失去了表演的很多趣味性和连贯性,会让人感觉非常不知所云。
但是如果带着一些思考去看这部剧,就会发现里面很多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废话,实际上都有很深的意义。
例如在提到耶稣和两个窃贼的时候,烦躁的戈戈听后问,两个窃贼最后到底被救了吗;
迪迪回答,他们都死了,但是《圣经》里说一个窃贼的灵魂得救了,没有下地狱。
然而迪迪又说,这件事明明有至少四个信徒目击,但是为什么只有一个信徒这样记载;
其余三人,一人说两个窃贼都没得救赎,另两人则只字未提。
这其实就是对于主旨的一个暗示:
耶稣无法救人脱离死亡,只能许诺虚假的死后天堂,或者拿地狱来恐吓别人;
但即便是《圣经》承诺的来生救赎,恐怕也并不可信;
可是人们依然照单全收,依然等待着戈多在明天到来。
这不是虔信,也不是忠诚;
而是对于自我救赎的使命的逃避,是愚昧和懦弱。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时,说“他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的境地得到了振奋。”
他给人带来的振奋,是一种来自于绝望的希望;
因为真正的绝望还并不存在,人类还拥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我们真正缺乏的,只不过是自我拯救的勇气和意志。
7
当然,二战已经过去很久了,当年笼罩欧洲的阴影已经消散了很多;
但是同时,这种阴霾也扩散到了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身上。
“存在主义”曾经对中国的一代人,产生了无比的吸引和影响;
这种诞生于绝望中的希望,孕育在虚无中的意义,或许已经成为了人类一切哲学思考的终点和归宿。
或许正如贝克特所说:
“诞生即是他的死亡(Birth was the death of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