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是什么意思(如何有效提高人生决策质量?)

时间:2024-10-31 10:45:16

决策是什么?

决策就是战略的本质。

战略就是要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余下怎样做都是细节。

决策归根到底就是选择。做决策的大框架始终不变,那就是选最好的选项,此时要求我们的选择有一致性。

如果我觉得鱼比豆腐好吃,而牛肉比鱼好吃,那么可以推断有牛肉的时候,我就不会吃豆腐。如果有牛肉我还是只吃豆腐,这是决策缺乏一致性或者非理性的决策。

我们的选择具备一致性时才能谈得上理性决策。否则标准时常变化,会让人迷惑。而且,无论头脑多清醒,学了多少知识,在面临困难时还是可能不知道怎么选。

很多事除非我们亲身经历,否则不管做什么分析都无法准确评估相关选项,比如要不要孩子。如果不拥有某件东西,不要说它不好,你根本不知道拥有这件东西的感觉。有些人喜欢说自己视功名钱财如粪土,往往说这种话的人地位低且穷。

为什么励志书不靠谱?

励志书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树立把人生描绘成一个算法,好像能给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就能安然度过这一生。

这种一揽子解决方案根本就不靠谱。理性选择需要评估选项,评估选项就需要标准。

标准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而今人们的价值观很不稳定,还可能随时变。

甚至连怎样的价值观是绝对的好也没有科学的判断方法,我们甚至无法科学判断价值观是多元一些好还是专一好,我们也不知道这辈子应该只为一个目标而努力,还是同时追求多个目标。

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人生就是悲剧,人永远不可能知道应该怎么活。”

没有一个选项是绝对正确的。

大部分人在浑浑噩噩中度日,有些人感觉不一样而已。可正因为我们无所适从,才明白人活着的意义。

人生不能算法化是个好消息,今天的我无法预测一年之后会变成怎样的人。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幸福的来源。


如何有效提升决策质量?

提供一个决策工具,最小后悔法也叫90岁法则。

试想一下,自己90岁躺在床上,已经准备告别这个世界。

我们当下所做的重大决策,以90岁去世之前的眼光看,是否值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说明没有决策错误。

大部分人死前最后悔的是没做什么,而非后悔做过什么。按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大胆尝试,不留遗憾。

为什么我们对做过的事不后悔?

答:总是能找到理由证明这件事值得做。

同样,我们之所以对没做过的事后悔就是因为没做,做过就不后悔了。

此时可以双重视角观察,理想的自己和应该的自己。

理想的自己就是想成为的人。比如想成为画家。

应该的自己则包括了责任。比如应该赡养父母,照顾孩子,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

有相关调查发现,70%以上的人都后悔没有成为理想的自己,只有20%的人后悔没有成为应该的自己。

这意味着七成的人都因没有追求梦想而懊恼,只有两成的人对没有做应该做的事而后悔。

本来张三想当画家,可是他父母认为画家不靠谱,早晚得饿死,还是上大学找工作。于是他听了父母的话,大学毕业后当了一辈子公务员。

那么公务员张三临死前非常可能后悔没成为画家张三。

如果有平行宇宙,在那里张三选了当画家。他临死前绝不会后悔没有当上公务员。以上就是理想的自己和应该的自己之间的对比产生的效果。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人们之所以后悔没有成为理想的自己,可能源于做应该的自己更容易。

当公务员比当画家容易。前者按部就班就成,后者可能始终在生存边缘挣扎。

人多半会后悔当初没有大胆追求梦想,即便追梦失败了,只要及时止损,就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无论后果如何,我们都已经尝试过了,尝试过就不会后悔。

如果从未尝试追求梦想,那100%会后悔。

既然人生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那在年轻时尽可能放手一搏,不要等老了后悔莫及。

年轻时,你也可以尝试新东西,追求自己的梦想。人到中年再尝试难度会成倍增加,不过仍然可以放手一搏。这样到老后悔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