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快板经典选段(喜欢听天津快板吗?告诉您它的来历和名段)

时间:2024-10-31 08:45:51

天津快板《武松打虎》是相声名家赵伟洲创作,高英培之子高玉庆表演的,您先看段唱词,呗哏:

要说打虎,还是武二哥,打了虎,出了名,天下传说。

可没走几里路,他心里暗琢磨: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儿,

是公还是母儿,是高还是矬,是一个,是两个,还是一大窝儿?

一个还好办,我跟它能比划(比划,天津话念---比活),要是上来七、八个,我可打不过。

(过门儿)转身刚要走,心里又琢磨:县太爷为打虎摆了好几桌,又吃饭,又喝酒,还给我唱歌。戴红花儿,骑大马,送我上山坡,这样回去,我可怎么说:

我说我感冒,我说我咳嗽;我说我有假条儿我歇两天再说。

县太爷听这话准说我念嘬,众百姓听了我这面子往哪儿搁。

(过门儿)我还得把山上,我还得去拼搏,打死虎,出了名,我可了不得。

最起码的,跟相声大蔓平起又平坐:什么叫魏文亮,哪个是田立禾,马三立见了我提前得溜活。

(过门儿)刚要把山上,心里又琢磨:这万一出点事儿,这可了不得,老虎咬脚豆儿,咬我胳肢窝,我有痒痒肉,一咬哏儿哏儿乐,咬我后脑勺儿,我可不能活。把我咬伤了,全家数落我:“谁让你逞能,谁让你这么做,你想成大蔓儿,你想点儿别的辙。你死也不能死,活也不能活,你成这模样,你算找谁的。

呵呵

“说竹板那么一打呀,别的咱不提……”几乎每一个天津人都会对这种熟悉的节奏、熟悉的开场白信手拈来。

嘛是天津快板?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说唱,有音乐伴奏的曲艺形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天津,中国各地均有流行。

唱天津快板,常使用天津土语制造俏皮的包袱,具有爽朗、豪放、诙谐、风趣的特点,表演形式为站唱,要求演员表演大方、朴实、放得开,夸张而不过火。天津快板主要是起宣传作用,出现的年代也比较短,才几十年,所以作品艺术性不强,但是节奏感很强,朗朗上口。

新时期天津快板有几个名段,如高玉庆的《武松打虎》,郭冬临的《新闻联播》,佟有为的《黛玉走四方》。但是,严格地说,这三段都不是典型的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可以追溯到天津时调的大数子,天津时调是天津土生土长的一种曲种,源于下层社会流行的民歌、小调。如有来自手工业者自编自唱的"靠山调";有来自于青楼妓院的"鸳鸯调"(俗称"窑调");有胶皮车(人力车)的车夫们,在劳累之余,坐在自己的车簸箕上哼唱的一种"胶皮调"和来自民间生活的"拉哈调"等。

清末民初,时调已在天津四个地区盛行,这四个地区是:俗称"北溜儿"的宜兴埠和丁字沽一带;河东的沈庄子和郭庄子一带;西头的西城根和西北角一带;城里一带。其中以城里最为兴盛,持久不衰。最有代表性的艺人有城里的杨开泰、宜兴埠的马凤仪、河东的温先生等,此外还有河西三义庄卖蒸饼的"蒸饼王"等都曾名噪一时

时调的大数子,头里唱两句靠山调,这是个帽儿,后边节奏加快,转入数板儿,在演唱上,靠山调是唱,数子是说,拉哈调是半唱半说。

最早将天津快板搬上舞台,是1958年,天津的演员王家骏在全国文艺汇演上创作了一段名为《夜战海河》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天津快板被许多文艺工作者所喜爱,其中最为优秀的是王家骏。1960年,王家骏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报送节目时天津快板没有正式命名,经王济、王焚等几名曲艺专家认真研究,最终定名为“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名家刘德印

在表演作品《夜战海河》时,王家骏运用到了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演出之后,《夜战海河》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表演作品《夜战海河》的时候,使用快板作为伴奏乐器,同时使用的是天津的地方方言。

本地最出名的大概是《来到天津卫》,外地最出名的大概是《狗不理包子》,艺术成就最高的大概是《武松打虎》,走向全国的是《夜战海河》其他的还有《三个美国佬》《黛玉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