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制作技法教程(关于根雕/根艺创作方法)

时间:2024-11-12 09:46:12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雕艺术品大都是以枯死无用的树根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的,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的载入,它还是一块没什么特别意义的树根,风吹雨打若干年后,或朽化成尘,或者焚为灰烬。因为有文化的植入,树根才焕发出新的生命。这种文化内涵,就成为根雕的意韵。

根雕的意韵,“意”是自己的,是创作者的思想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体现,而“韵”则不完全是自己的,需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参与才能完成。根雕的韵味,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共同参与的审美活动,基础和纽带就是传统文化,这是维系两者审美活动最核心的东西。两者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共识,形成默契,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激活根雕作品中蕴含的意韵。




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

“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制作根雕更不是简单的事,分为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现代根艺作品因受到“三分雕琢七分天成”之约束,致使一些人把找根挖根,寻奇觅怪视根艺创作。在制做根艺作品时,根材表皮早已被剥去,韧皮上的纹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逝平。这两种特征不足以说明根雕作品的“人为”与“天成”的成分,根材内部的肌理绺花,却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趋美丽,而这绺花与色调也最能证实其取材的部位,这也恰恰是根材的所有特征最难以仿制的部分。



根材的肌理绺花与盘错瘿疖同属“天成”,都是根雕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当根材上的疖瘢瘿瘤、韧皮纹脉,显露的肌理色调成为作品形式与题材的构成时才是根雕造型艺术的表现。根雕造型要具备足够的空间体量,完美的体面转换,流畅的曲线过渡。保证轴线的完全观赏面,作品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之精美”。根雕造型要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质结构,以凿刻的减量加时间将混璞开明物象。作品要独根成器,原材质色、打磨精细,配器的当。

随着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再加上传播媒体的更新,一些之前不被人们理解和重视的内容也陆续走向大众。这些新的成果,一方面为根雕创作拓宽了创意思路,增加了题材,一方面对根雕人也给予了极大的精神鼓舞,因为这样的创作更能体现他们的创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