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名词解释(本质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4-09-26 10:15:48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本质”:商业的本质、爱情的本质、关系的本质、社交的本质、教育的本质等等。


本质这个词好像已经被滥用了,那到底什么是本质呢?


今天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跟大家解释清楚,什么是本质?



从定义上讲,本质就是让事物是其所是的东西,或者说要素。


这句话很难理解,是什么东西决定该事物是其所是呢?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本质就是,人是理性的动物。


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比较困难,这是一种“正向”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在大量的要素中去找到那个最关键的要素。


但我们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想,本质就是一个事物不能缺少的,如果去掉了这个东西,那么这个事物就不能成立了。


我举个例子,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白马非马”。


白马的本质是什么?是白还是马?当然是“马”。


因为在“白马”中,如果去掉了“马”,这就不是一匹马了,就变成其他东西了。


所以在“白马”中,马是本质,而不是白,这是符合刚才我们说的,本质就是决定事物是其所是的东西。




同样的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考察,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吗?


这句话貌似很正确,很多人也倡导这样的价值观和社交观。


但是我们用刚才那个标准去审视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问题。


如果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互”,那么就意味着去掉了“价值交换”就不能称之为“社交”了吗?


社交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没有了“价值交换”就不是社交了吗,显然不是。


同学聚会、朋友相聚、拜访老师、接待亲友这些都是社交活动。


但这些活动中显然是可以没有“价值交互”的。


当然可能有人抬杠说,现在很多同学聚会都是相互炫耀,其实这就是为了彰显自我的优越感,这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价值交换。


但显然你不能否定,没有这样的价值交换的同学聚会依然是存在的。


所以,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的说法是存疑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因为我们没有限定“社交”这个概念的范围,或者说把商业和市场经济领域的“社交”概念泛化到了所有的社交场合,这是不行的。


因为价值交换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商业市场中,如果我们把这种价值观带入社会公共领域和个人生活领域。


这其实是对“价值交换”这个概念的滥用,这就导致我们用把所有社交活动,看成了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这是产生问题的关键。




但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就更加接近于正确。


因为在商业中如果去掉了“价值交换”就无法称其为商业了,可能就变成公益行为了。


当然,这里的“价值交换”也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它突出了价值交换,而弱化了价值共创的可能性。


其实很多商业活动是价值共创,而不仅仅是价值交换,但这个是题外话了。


总之,本质就是决定该事物是其所是的因素。


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判断,也就是去掉了它,就不能称其为该事物的东西,才是这个事物的本质。


正如“白马”中我们不能去掉“马”一样,马才是白马的本质。


大家可以用这个判断原则去重新审视那些关于“本质”的观点。


所以,要洞察事物的本质之前,我们其实首先需要理解到底什么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