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姓和哪个姓是世仇(徐姓氏溯源及相关)

时间:2024-10-15 08:45:48

简单来说,徐姓是由古徐国产生衍变来的,先有古徐国,古徐国人以国为姓,才有徐姓。而古徐国的行政中心即今山东郯城县,则成为徐姓的始发祥地。

郯城县中华徐氏始祖陵(网图)


一、徐国和徐姓的由来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大地水患不断,尧帝令“鲧”治水。鲧用“障水法”治水不力,被尧帝处死。

鲧死后,他的儿子“禹”继承父志受命继续治水。大禹汲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理,水患得以消除。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名垂青史。而大禹治水的功劳,离不开一位伟大的辅佐功臣,这个人就是伯益。

伯益,也称益、伯夷、柏翳、大费,是当时东夷族部落的首领。伯益很有才,懂鸟语,善狩猎,驯牲畜,会稼穑。

大禹十分欣赏伯益的政绩和才能。治水成功后,舜帝盛赞大禹。后来,大禹为帝,就把国内大政交予伯益执掌。大禹逝世后,由伯益代理朝政。伯益高风亮节,待大禹的儿子“启”服丧三年期满,便主动让位给启,而自己隐居于箕山之阳至终老。

为了感念伯益辅佐大禹治水的功绩,启即位后,把伯益在此立下治水大功的这片称为“徐”的地方(东至海滨,北到泰山,南及淮河流域,这片地方属于九州之首的徐州),封赐给伯益的儿子若木掌管。若木在这里建起徐国。从此,若木及其后代便以国为姓。这就是徐国和徐姓的由来。徐若木也成为徐姓的始祖。

二、徐国历史变迁

若木被封赐于徐地立国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徐国的行政中心就在山东郯城一带。到了商末周初,由于战乱,徐国的行政中心也相继迁移过山东的滕州、费县,江苏的泗洪、邳州等地。

后来,徐国南迁至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一带后,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又再度强大起来。

西周穆王担心徐国的强大会影响周王室的安危,便举重兵讨伐。

当时徐国的君主叫徐偃王,素以“好行仁义”著称,顾虑战争会使百姓遭受荼毒,便主动从位于江苏泗洪的徐国都城撤出,率众向北折返,来到邳州附近的山上隐藏起来。徐国不战而败,甘居下风。

徐国失败后,周王室并没有将徐人视为大敌而赶尽杀绝,反而封徐偃王的子孙为爵,继续治理所辖地盘。徐国又因而延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徐国为吴国所灭,结束了总共存续1600多年的历史。

三、徐国发祥地郯城

徐国的发祥地是郯城,徐国的国都曾经在郯城,徐国开基君王的陵寝就在郯城。

郯城建置始于夏商时期的炎国,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秦朝设郯郡,两汉时改称东海郡,唐朝改称郯城县。

郯城县有句民谚叫做“郯城县,徐一半”。

从史料上看,郯城为早期徐国的都城所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郯城是徐州、郯郡、东海郡、郯县和徐州刺史部的治所,是当时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地理上看,郯城始终处于徐夷的活动范围之内。因此,徐氏发祥于郯城,徐国开基君主若木及以后数代国君死后葬于“食邑之地”的郯城。

在郯城县城北部城后村西那片平原地带,有一座很大的土丘,方圆近百米逐渐隆起,当地人称之为“豹公墩”。这个豹公墩就是徐国君王的陵寝,也称中华徐氏始祖陵。

徐国君王陵是郯城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华徐氏始祖陵是天下唯一、郯城县得天独厚的文化遗存,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郯城县政府把豹公墩古墓群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与临沂市望族文化研究会联合署名竖起了一尊高大的“中华徐氏始祖陵”纪念碑。

由于郯城在古代曾属东海郡,且是东海郡的治所。所以古代学者在记述郯城时,常常以“东海”代称。徐氏的堂号“东海堂”,也是以地望得名。有句老话说是“天下徐氏出东海”。这个东海,指的就是东海郡。

四、徐姓分布

在徐国灭亡后,徐姓人纷纷向北迁徙。大致经过两汉直至隋唐,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西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仍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当代,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四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

海峡两岸有关徐文化的学术组织和徐文化研究机构有:江苏徐州市徐文化研究会、连云港市徐福会、赣榆县徐福会,山东龙口市徐福研究会、河北盐山县千童会、安徽皖西南徐氏历史研究会、台湾世界徐氏宗亲总会、全球徐氏联谊会等。

拍于惠州惠东吉隆镇


五、徐姓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南州世泽,东海家声。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人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秦朝时期的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

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

此联为安徽省潜山县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六、徐氏名人

郯城是徐氏的发祥地。可以说,天下徐氏名人都与郯城有关。秦朝有率众东渡日本的徐福,东汉有南州高士徐稚,三国时有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南北朝时有数位辅国宰相和文学大家,唐朝有纯臣徐懋功。明朝有开国大将徐达、科学家徐光启、旅行家徐霞客、书画家徐渭。近代有民国临时大总统徐世昌、画家徐悲鸿、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现代有开国元帅徐向前、大将徐海东、教育家徐特立等。这些都是徐氏引为自豪的翘楚。

清代《郯城县志》记载的郯籍古代名人中,姓徐的有:徐宁、徐羡之、徐湛之、徐孝嗣、徐勉、徐摛、徐陵、徐玢等十几位。

还有,徐诜,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述他是东海郯人。徐羡之。徐勉,南朝梁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徐陵,南朝梁陈时期,继徐勉之后“一代文宗”。徐有功,唐朝人,祖籍郯城。

七、徐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1.从徐人的崇拜图腾是凤鸟的现象,我们可以体悟到其中“崇尚和谐,与人为善”的本质;

2.从以鸟名作为职官的称呼中,可以看出徐人乃至整个东夷族人“好让不争,顺应自然”的品行;

3.从偃王主动撤离都城避免百姓涂炭的的事例中,我们能够体悟到徐人“好行仁义,隐忍自强”的情怀;

4.从徐羡之从国家大计出发不顾身名废黜二王的事例中,我们能够看出其“不谋私利,报国为民”的思想;

5.从徐有功立谏武皇冒死执正守法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徐人“淡于权势,刚直不阿”的性格;

6.从徐勉不谋家产以清白遗子孙的言行,我们可以学习到徐人“诚信齐家,崇尚清廉”的节操。

徐文化的思想内涵实质就是一个字:仁。

徐文化中的“仁”,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儒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孟子“仁政”学说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八、有关徐州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们的研究,我国在三国以前至少有三个“徐州”。在这三个“徐州”之中,大家所熟知的江苏省徐州市出现时间最晚。另外的两个“徐州”,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比现在的江苏徐州要早好几百年。

其中一个“徐州”在今天的山东省莒县,和江苏省连云港市之间隔着一个莒南县,距离江苏省徐州市有300多公里。

另一个“徐州”位于现在的河北省的徐水县(现徐水区)。

今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辖地级市。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徐州市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

今徐州与古徐国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徐州最早叫彭、大彭,后来叫彭城,东汉末年曹操把徐州刺史部的官署从山东郯城迁到彭城,彭城才改叫徐州。而徐国却早在这之前一千多年就存在了,彭城改称徐州时,徐国已经灭亡好几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