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叫诸葛亮。自幼年时期,他便跟随叔父诸葛玄在荆州避乱,过着隐居的生活。在隆中耕种的日子里,他潜心学习,深入思考,培养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力。
公元207年,刘备三次亲自登门拜访,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山,与他共同实现统一大业。诸葛亮凭借着对天下大势的深刻理解,为刘备制定了一份宏伟的计划:联吴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政治、军事路线。在他的协助下,刘备成功取得了荆益两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从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然而,好景不长,荆州被东吴夺走,关羽被杀,刘备悲愤至极,决心为关羽报仇。尽管诸葛亮再三劝阻,刘备仍坚持亲自讨伐吴国。结果,他的军队在吴军的猛烈攻击下大败,退回白帝城。在白帝城中,刘备病重不起,临终前召见诸葛亮,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并恳请他全力辅佐刘禅。同时,刘备对诸葛亮说:“若我儿昏庸,实不堪扶,先生则取而代之。”这是何等的信任与重托!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主持军国大事。他一方面与东吴结盟,一方面率军南征,七擒七纵夷族酋长孟获,平定了南中诸郡。此后,他积极充实军备,练兵习武,为北伐曹魏做准备。公元277年,诸葛亮决定北伐。在出征前,他向后主刘禅呈递了《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建议,规划了治国方略。他劝告刘禅不应妄自菲薄,而应励精图治,采取亲贤臣、远小人的路线,赏罚严明,内修政治、外用甲兵。
然而,此次北伐并未能完成使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辞别时的心情:“当今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他痛哭失声,不知自己说的是些什么。尽管未能完成北伐任务,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勇气将永载史册。在蜀汉的疆域之上,诸葛亮的雄心壮志再次燃起,他发动了第三次北伐。然而,这次的决策并非毫无争议,蜀国的臣子中,反对之声四起,担忧之情溢于言表。面对这样的困境,诸葛亮并未退缩,他再次执笔,写下了那篇激昂的《后出师表》。
在这篇表中,诸葛亮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坚定地指出,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关系,如同黑夜与白昼,永无相融之时。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尊严,北伐是必须的,是无可回避的。
在表的结尾,诸葛亮的决心与承诺溢于言表,他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如同烈火般炽热,它表达了诸葛亮的决心:他将倾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不知所云”这个词,便源自于此。原本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言论可能没有太多价值,也可能让人难以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所云”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种自谦的表达,而是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没有条理、思想混乱的人。
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